11月6日,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主体性视域下当代中国教育公平研究》著作研讨交流会邀请安徽师范大学朱家存教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宜江以及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周兴国三位专家以及作者陈秀教授。会议由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何孔蛟主持,诸园副院长及该院十余名教师、博士出席,开展研讨交流。
陈秀教授介绍了著作《主体性视域下当代中国教育公平研究》有关情况。著作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体性理论与教育公平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我国教育公平实践与人的主体性建设的历史演进,提出有关学术观点。她强调,教育公平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更是关乎人的主体性提升和实现的重要问题。著作为推进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启示。
朱家存教授指出,该著作讲究规范和完整性,注重学术前沿信息,创新颇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根据教育公平的发展目标与主体性缺失问题,提出了教育公平的主体实现模式,以及教育公平相关概念的重新审视和多学科审视,对于推进当代中国教育公平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李宜江院长认为,该书注重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以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为架构,运用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理论联系实际,着重阐发教育公平在主体性语境中所具有的特殊内涵,彰显主体性理论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中所特有的人文向度。
周兴国教授提出,主体性是这本著作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关键词,也代表着这本著作的中心视角和思维出发点。在对古今中外的主体性理论进行广泛关注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并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内涵,进一步明确“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对活动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为性”。构建了最为重要的观点立场:“教育公平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这对于深入理解和推动教育公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牵涉到推动教育公平的根本目标。
与会的张峰峰博士表示,该著作给当下教育公平主题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从学生的主体性视角出发研究教育公平,更能突显其价值和意义。现如今,研究者们讨论教育公平时容易忽视学生这一主体的内在需求和实际看法,使得相关对策的落地效果仍有待加强。宋欣博士提出,未来研究者们可以尝试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在充分发挥研究者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可以弥补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以便更好地把握教育公平的实施状况。
何孔蛟书记总结发言,该著作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公平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鼓励教育科学学院的青年教师学习陈秀的严谨治学精神。经过本次会议充足且富有成效的讨论,在各方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圆满落下帷幕,取得了丰硕成果与广泛共识。(撰稿、摄影:程欣 编辑:张婷婷 审核:诸园 王惠)